想像現在是 1911 年。您剛買了一條新鮮的麵包和一些零錢。其中一枚硬幣是全新的,是那年剛發行的。乍看之下,這枚硬幣與其他硬幣無異 - 直到您發現少了一些東西。
在國王的稱號中,你本應該看到熟悉的拉丁語 "D.G.(Dei Gratia, 或 "By the Grace of God"),但在國王的頭銜中卻只有空格。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,很容易被忽略。但就在那一刻,加拿大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場非常公開且出人意料地激烈的爭議之中。
發表聲明的硬幣
當時,加拿大錢幣遵循英國傳統。每一位君主的名字都伴有 "Dei Gratia",這是一種表示他們不僅依法統治,還得到神靈庇佑的方式。但是,當英王喬治五世於 1910 年登基時,倫敦皇家鑄幣廠面臨著壓力,必須為即將到來的加冕典禮快速發行新的加拿大錢幣。
在匆忙的過程中,設計中的拉丁文短語被刪除 - 無論是因為空間不足,還是純粹的疏忽,沒有人知道。無論如何,1911 年推出的錢幣都沒有印上「D.G.」字樣,人們開始注意到這一點後,立即引起了反響。
公眾回應
1911 年的加拿大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地方 - 大多數人定期去教堂,對君主制的信仰與宗教價值觀密切相關。因此,當這個熟悉的詞語消失時,許多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小的設計選擇,而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聲明:新國王的統治並沒有得到上帝的祝福。
報紙給這枚硬幣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:「無神」(或 「無格雷斯」)便士。信件紛至杳來,爭論此起彼落,缺失的銘文成為全國關注的議題。
快速糾正航向
最終,消息傳到了上面。1911 年 12 月 29 日,一份皇家公告正式下令在加拿大錢幣中重新使用 "Dei Gratia"。到了第二年,這句話又被恢復,1912 年鑄造的錢幣再次包含了這句話。
爭議漸漸消失,但沒有 "D.G. "的 1911 年便士已在加拿大歷史上留下了印記。
為什麼它仍然重要
1911 年的 「無神 」一分錢如今並不是特別稀有,也沒有特別高的市場價值。但對於收藏家和歷史學家來說,這是一枚迷人的錢幣 - 它提醒人們,即使是錢幣上最微小的細節,也能反映出一個國家在特定時刻的情緒、價值觀和身份。
有時候,一個小小的銘文可以說出一個很大的故事。